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无人农场,科技入场!科技种田“全家桶”南京亮相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2-11-14 浏览次数:

 11月10日,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袁村的一处农场里,日照稻浪,遍野稻香,好一片秋日“丰”景。一辆测产收获机徐徐驶过翻腾的稻浪,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粒粒饱满的稻粒落入收获机的“肚子”,远处的田地里,一辆施肥车正在给土地施肥。奇怪的是,田间只见机器运作,却鲜有人迹。

原来,这是江苏省重点现代农业研发计划“智慧稻麦无人农场的构建与应用示范”考察交流会现场,338.5亩的智慧稻麦无人农场中,由南京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智慧农业研究院等单位研发的近十项智慧技术各显神通。

无人驾驶收获机满载“智慧”

“从2019年开始研发到现在,这项无人稻麦精确收获装备凝聚了众多研发人员的智慧。目前在苏南、苏中、苏北的不同类型稻田中都通过了实验的准确性测试。”田间,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科研助理胡金钊正在用智能设备控制收获机的行进路径。这台收获机满载“智慧”技术,除了采用路径规划与无人驾驶技术,还搭载了作业智能监测系统,大大提升了收割作业的精确性,此外,搭载的产量监测传感器还解决了现有收割作业无实时产量、水分等信息的难题,可谓集收割与测产功能于一体。“它还能同步在线生成水稻产量空间分布图,及时优化下一季种植、施肥、喷药等定量决策的精准农业生产管理方案。”胡金钊说。

用国内领先的自动化机器解放农民的双手,用“智慧大脑”延伸人脑,开拓智能化农业良田,江苏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智慧农场未来大有前景,为国家农业生产的贡献也日益显著。”南京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教授汤亮观看现场演示后难掩激动之色,“农村劳动力紧张,谁来种地成了农业生产环节的突出问题,这时,智慧农场建设派上了大用场。以机器代替劳动力,精准使用农资,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能增加农民收入。”

“智慧大脑”为水稻“开处方”

无人农场的背后,是智慧农作管理云平台这个“大脑中枢”在强势控场。“这是团队融合农田基础地理、作物生长立体监测等多方面信息,耦合作物生长模型、管理知识模型和数据驱动智能模型等研发而成。”胡金钊介绍,云平台集成了4大核心功能:数字农田管理与共享、农田感知信息传输与挖掘、农田种肥水药处方定量设计与服务、智能农机远程调度与监控,为稻麦无人农场提供统一的管理服务。

我们看到,在云平台的“田间小路”上,白马无人农场水稻长势监测图及穗肥处方图赫然在目,其中,水稻叶面积指数监测图、水稻NDVI指数分布图、农场穗肥推荐图等数字化图谱将水稻长势剖析得一目了然,据此为水稻“开处方”,农民便胸有成竹。

云上智慧、云下智能,智慧技术“全家桶”齐上阵。在物联网环境下,无人农场信息自动监测装备、耕深作业实时监测与稳定控制智能装备、小麦无人播种施肥复式作业装备、基于无人机的变量播种施肥施药装备、无人农场移动式灌溉装备等多项农业科技装备齐齐亮相田间。

天公“变脸如翻书”怎么办?胡金钊介绍,团队研发出稻麦无人智慧滴灌技术装备,通过PLC自动控制装置,驱动多自由度可调式变量喷灌系统,实现无碾压、低能耗、高均匀度的农田作物无人化节水灌溉。“我们采用了新型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可以精确感知农田土壤湿度参数,通过嵌入式灌溉物联网关,无线传输给自走式无人化智慧喷灌机组。”

升级新时代的“科技农人”

无人化农场如何通过机器高效赋能作业生产?汤亮介绍,团队进行的高标准无人化农场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天、空、地一体化全过程的精细化监测,利用卫星、无人机和地面的物联网监测全天候的农情信息;二是基于研发的模型算法,实时计算播种量、施肥量、灌溉量等,开好农田管理的处方;三是通过研制的智能农机及时播种、施肥、灌溉。

“我们还需要熟化既有技术,提升算法精准性,让技术能够适用于更丰富的场景。”对于未来,汤亮有着长远的思考,他认为,智慧农业技术与产品不仅要稳定可靠,产品价格也要降下来,争取尽快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

农场无人,人在何处?智慧稻麦无人农场并非将农人变成“闲人”,而是要将其升级为新时代的“科技农人”。胡金钊认为,科技力量为农田输入了新鲜“血液”,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可以吸引青年技术人才回归家乡从事高技术农业生产,成为新型科技农民;另一方面,智慧系统的数据支持让农作物管理更科学,有助于增产增收。”

“我们将继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们将和南京国家农高区共同成长,创新产品、熟化技术,建立我省乃至全国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无人农场作业规范及应用模式,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汤亮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