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 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我院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2项、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1项,与扬州大学合作成果荣获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1项。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院长朱艳教授作为代表在成都主会场接受颁奖。
“优质食味水稻保优丰产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 荣获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2017-2021年,针对大面积生产中存在的食味突出多抗广适高产新品种偏少、绿色保优栽培技术配套不充分、稻米一二三产融合程度低等问题,水稻栽培团队优化优质稻优质高产资源配置模式,研发了养分轻简绿色管理技术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规模化轻简育秧、病虫草绿色防控和全冷链加工储运技术,构建优质稻绿色高效全产业链技术模式,创新“六协同”推广模式,推广技术成果落地。项目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颁布地方标准4项,主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论文28篇;近三年江苏、安徽等省(市)累计推广1120万亩,水稻增产44.6万吨,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稻麦生长指标光谱监测与精确施肥技术的集成推广” 荣获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智慧农业创新团队联合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等7家优势单位,将遥感技术、模拟决策、软硬件工程等领域知识与现代作物生产相融合,重点围绕稻麦长势的无损监测、产中追肥的动态调控、施肥管理的智能作业等环节,持续开展了协同创新和研究开发,集成构建了“实时监测—动态调控—变量作业—智能服务”为一体的稻麦生长指标光谱监测与精确施肥技术体系,协作建立了“高校—农推部门—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经营主体”相结合的多层次协同推广联盟和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双线共推”的技术推广模式,并开展了规模化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高了我国稻麦生产管理的智慧化和现代化水平,带动形成了以智慧农业为特征的产业技术体系,开创了智慧农业产业新格局。核心成果入选全国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和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等。
李刚华教授荣获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优质绿色机械化栽培关键技术、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等农业农村部主推和重大引领性技术等12项。自2005年以来,每年有180多天在一线从事水稻技术推广,构建了“部门、基地、技术和线上线下”四协同、“学科、体系、产业”三融合的双线推广模式;2019-2021年,在江苏省苏南5个县(市)累计推广390.6万亩。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个人”称号,相关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多次报道。
陈琳副教授参与的“稻麦丰产技术‘五元聚合六型并推’推广模式创建与应用”荣获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该项目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明晰了“技术创新、集成推广、技术落地、链式互利、辐射带动”五个核心元素的协同互补效应;充分发挥各协同单位的优势,创新了多元协同推广服务新机制,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解决稻麦生产、经营难题,实现稻麦重大技术集成熟化、示范展示、推广应用、产业开发的无缝连接。“五元聚合”、“六型并推”,有力推动了江苏稻麦产业稳量保供与提质增效,为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部级奖项,丰收奖奖项分成果奖、贡献奖和合作奖三类,开始于1987年,每三年开展一次,主要用于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