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年报 > 正文

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2014年学院年鉴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0-10-20 浏览次数:

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

概况 学院设有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系、种业科学系和江浦农学试验站,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和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

学院拥有作物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2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作物学、农业信息学)、2个江苏省重点交叉学科(农业信息学、生物信息学)。设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专业授予点(包括3个自主设置专业)、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在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和3个本科专业。

现有教职工157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4人、副教授37人、讲师29人。学院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014年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选留青年教师7人,新增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江苏特聘教授 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新增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4个,“大豆生物技术育种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顺利通过建设论证。

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共1580人,其中本科生815人(留学生5人)、硕士生512人(留学生3人)、博士生253人(留学生8人)。2014级共招生478人,其中博士生81人(留学生6人)、硕士生213人、本科生184人(留学生1人)。毕业生总计455人,其中博士生76人、硕士生189人(留学生1人)、本科生190人(留学生2人)。本科生年终就业率93.6%,升学率51.5%,研究生就业率95.2%

学院获得科研立项73项,立项经费6055万元,实际到帐经费1279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面上项目12项,青年基金7项,重点项目1项),省支撑计划3项。发表学术论文226篇,其中SCI论文118篇,累计影响因子357.78,最高影响因子39.08,平均影响因子3.03,影响因子5以上11篇。万建民教授主持的“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曹卫星教授主持的“稻麦生长指标无损监测与精确诊断技术”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

江苏省现代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获得认定,建设经费2000万元;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农业部华东地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设计方案获通过,获批建设经费1563万元;江苏省生态优质稻麦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省信息农业高技术重点实验绩效考核良好,获奖励200万元;与淮安市农科院合作成立盖钧镒院士工作站。

农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植物生产类“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中期检查获评“优秀”。《植物生产类专业导论》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作物育种学》和《试验统计方法》获批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立项。出版教材1本,编纂完成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本。《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二版)》和《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三版)》获教育部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获批“国家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6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3项,校级和院级SRT计划总计32项。

全面启动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获省级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资助1门,校级项目资助4门,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项目资助。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1篇,29人获国家奖学金,1人获校长奖学金。23项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获批立项,其中3项获省级资助。《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个。获批江苏省创新计划交流中心特色项目资助,举办“第七届长三角作物学博士论坛”。研究生总计发表论文17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6篇。

累计接待国外专家68人次,22位知名学者先后来访交流;举办学术报告118场。30位教师出国访问,6人在国外开展合作研究一年以上。62名本科与研究生出国学习和交流,其中,12名学生到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5名学生出国联合培养一年以上。

获校运会教工组第一名,学生组第一名。本科生获国家级表彰22项,省、市级表彰52项,校级表彰406项。

再获国家级科研奖励】 万建民教授团队研究项目“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 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成果通过20年的系统研究,发掘出水稻广亲和、早熟和显性矮秆基因,开发相应分子标记和育种技术,有效解决了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难题,培育并推广了籼粳杂交新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万建民教授团队研究成果“阐明独脚金内酯调控水稻分蘖和株型的信号途径”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位列榜首。该成果首次在遗传和生化层面上证实了D53蛋白作为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的抑制子参与调控植物分枝()生长发育,不仅为水稻株型改良提供重要理论基础,也为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有用的基因和材料。

【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20143月,由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牵头,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和江苏省农委等单位共同参与组建的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获江苏省政府正式立项建设,建设经费2000万。

【团队建设成果丰硕】“大豆生物技术育种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顺利通过建设论证。丁艳锋教授领衔的“水稻高产优质高效与机械化生产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小麦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种质创新团队”、“耐盐碱棉花生物育种创新团队”、“水稻节肥减排高产技术创新团队”、“机采棉集约化生产技术创新团队”4个团队入选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承办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1029-31日,承办“中国作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学术年会”,共1532名国内外代表参会,为历年来规模最大。

【召开国际重要学术会议】 8月,主办作物生物信息学workshop与生物信息学技能培训; 9月,主办作物生长监测国际研讨会(ISCGM 2014); 12月,主办2014年“农业模型比较与改进项目”(The Agriculture Model Intercomparison and ImprovementProject,简称 AgMIP)水稻组年会。

 

 

                                (撰稿人:庄森   解学芬     审稿人:戴廷波)

 


Baidu
sogou